垃圾焚燒發電是把垃圾進行高溫焚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高溫蒸氣,推動渦輪機轉動,使發電機產生電能的工作。而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有害物質帶來環境污染是近幾年來百姓普遍關心的問題。近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組織啟動了“走進垃圾焚燒電廠”活動,到垃圾焚燒電廠,讓大家親自目睹垃圾發電全過程,以及了解垃圾焚燒后的有害物質無害化處理技術。
傳統填埋垃圾的處理方式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
據了解,目前我國多數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是填埋,而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但是填埋的處理方式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對環境造成了大的威脅。中國是世界上的垃圾資源大國。如果中國能將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發電,每年將節省煤炭5-6千萬噸,其“資源效益”為可觀。
焚燒垃圾發電變廢為寶 為城市垃圾處理節省開支
面對垃圾泛濫成災的狀況,世界各國已不僅.限于控制和銷毀垃圾這種被動“防守”,而是主動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科學合理地綜合處理利用垃圾。利用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量進行發電,今年成為各國興起的垃圾處理方式,科學家測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有機可燃物等,所含的熱值高,焚燒2噸垃圾產生的熱量大約相當于1噸煤。中國是世界上的垃圾資源大國。如果中國能將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發電,每年將節省煤炭5-6千萬噸,其“資源效益”ji為可觀。
垃圾發電屢遭質疑 環保產業究竟是否環保?
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秘書長郭云高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表示,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發展并不樂觀,這其中也遇到很多問題。例如,垃圾焚燒的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排放成為公眾質疑的對象,尤其是在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的時候,由于相關知識科普的缺失,周圍的居民都會理所當然的反對,甚至阻撓。
垃圾焚燒發電究竟對環境有多大影響?郭云高介紹到,目前歐盟2000標準是目前國際上垃圾焚燒廠嚴格的排放標準。參觀的焚燒電廠經過近30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技術,對焚燒后的有害物質進行多環節處理?;谖覈睦闆r,建設并運營達到甚至超越歐盟2000排放標準的垃圾焚燒電廠,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方案,不存在任何問題。換句話說,通過多個環節控制,垃圾焚燒后的排放物完全在一個安.全標準水平之內,有些數值甚至低于標準很多。
對于老百姓而言,歐盟2000這樣的專業術語和我們宣傳的哪些東西他們并不明白,也不關心,大家關心的就是“聞不著味,看不見煙,感覺不到危害,環境優美” 。就這么現實,也很簡單。郭云高表示,對公眾“說“好”千遍,不如邀人看“好”一回”。成都圾焚燒電廠和南京垃圾焚燒電廠已經通過邀請居民參觀來化解疑慮,效果很好。
為了保證垃圾氣味不外泄 垃圾焚燒電廠采用負壓垃圾儲藏間
郭云高表示,垃圾焚燒廠其實只是垃圾處理的一個環節,還有收集、中轉壓縮、運輸、飛灰填埋等其他環節,涉及的主體也有政府、環衛、城管、居民、其他企業等,但現在社會公眾基本上把所有的問題都算在垃圾焚燒電廠的頭上,很不公平,礙于諸多原因又不敢說,企業很委屈。其他幾個圍墻外的問題也基本與垃圾焚燒電廠沒有直接關系,但只是由于企業不敢申辯而挨了板子。
郭云高:講好垃圾焚燒發展的故事很重要
邀請居民參觀實際運營垃圾焚燒電廠,是消除居民顧慮的zui佳手段。這佐證了“走進垃圾焚燒電廠”活動的重要意義。
郭云高指出,當前世界共建成2000多座垃圾焚燒電廠,我國建成200多座的事實,已經證明焚燒與其他現有垃圾處理手段相比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可以說這個問題在2010年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人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郭云高認為:違不違規焚燒的問題,是社會公眾對這個行業人良心、意識和責任的拷問,我們行業人是否普遍具備環保人的良心,具有自覺維護社會公眾環境的意識,具有高度的行業社會責任感。如果我們不能就這個問題交出令公眾滿意的答卷,那么我們的發展就不會得到公眾的理解和配合。我們怎么說服公眾?我們正處在這個階段,一方面大家已經認同垃圾必.須要處理,必.須要選擇先進的處理方式,也謹慎地接受了焚燒;另一方面,公眾對我們仍有疑慮。
反對違規焚燒的問題,就是由誰來牽頭反對違規焚燒?是我們自己還是其他環節?其實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主動站出來反對違規焚燒,不應該把反對違規焚燒看作一種外來壓力,不能讓社會公眾認為我們是被動地執行高標準,一定要讓社會公眾意識到反對違規焚燒的主體是我們行業自己,至少是典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贏得公眾的理解和配合。
郭云高透漏,走進垃圾焚燒電廠活動,表面上是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發電分會組織的行業活動,實際上是典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支持和推動的結果。這代表著行業的分化與覺醒,典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正逐漸從低頭做好自己向主動引.領行業正確方向轉變!走進垃圾焚燒電廠活動,將在更多典型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支持下持續地開展下去,讓這個行業打開大門成為一種習慣!讓行業自律反對違規焚燒成為一種自覺責任!
免責聲明:文章屬摘轉,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同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處理 。聯系方式:010-57325920
上一條:國產科學儀器乘萬億設備更新改造政策“東風” | 下一條:電力行業大力推動降碳,如期實現“轉型”目標 |